无障碍设计不仅服务于残障人士,也为老年人、母婴等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便利。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区域标准《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要求提升重点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配置,例如大型公共建筑的无障碍出入口至少有一处应为平坡出入口,银行柜台、售票处、询问处、酒店大堂柜台等宜部署助听辅助系统等。
无障碍设施不仅要在有需求的场所多点分布,更要形成通畅的网络。此次《标准》对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系统性进行强化,保证不同场地空间与设施之间的无障碍衔接。
例如,场地的主要人行出入口应与周边人行道无障碍衔接;建筑场地、停车场、无障碍出入口、建筑内部有无障碍需求的空间及无障碍设施之间应通过无障碍通行设施连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通行流线。
《标准》对无障碍通行流线上的主要节点,如场地、停车、出入口及内部交通等均提出相关具体的设计的基本要求。这中间还包括,绿化景观的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并应设置无障碍游览流线;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应可以通过无障碍通行流线到达建筑的无障碍出入口等。
按照《标准》要求,无障碍通行流线上的标识物、垃圾桶、座椅、灯柱、隔离墩、地灯和地面布线等设施均不应妨碍行动障碍者的独立通行。当设置地毯时,不应设置厚地毯,并应与地面固定,当边缘高度超过6毫米时,应以斜面过渡。
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此次《标准》提高了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设计的便利性,包括加强对公共休息区域无障碍的要求、增加方便携带导盲犬的视觉障碍人士出行的措施等。
具体来看,《标准》要求,公共休息区域应设置无障碍休息区,并对休息区内座椅的配置、轮椅停驻空间以及导盲犬休息空间做出规定。在设有固定观众席位的观演或会议场所、无障碍客房内以及餐饮等公共场所,宜提供导盲犬需要的空间和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标准》增加了方便轮椅使用者就餐的规定。《标准》要求,设有餐饮设施的公共场所不应全部设置为固定座位,应根据自身的需求至少设置2%的可移动的桌椅,并宜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也就是说,如果餐厅有50个座位,那么应当有1个可移动桌椅。
相对国标,此次区域标准提升了无障碍电梯轿厢的规格尺寸。《标准》明确,满足乘轮椅者使用的最小轿厢规格,深度不应小于1.7米,宽度不应小于1.5米。
据了解,《标准》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的要求做了适度的提升。例如,大型公共建筑的无障碍出入口至少有一处应为平坡出入口;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无障碍需求集中的建筑,小汽(客)车上客区和落客区应设置无障碍上客区和落客区;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无障碍出入口第一先考虑设置自动平开门;大型公共建筑和视觉障碍者集中的建筑场地内的人行流线上,宜至少设置一条连贯的盲道路径。
在银行柜台、售票处、询问处、酒店大堂柜台等服务性公共建筑的公共接待区域,《标准》提出宜部署助听辅助系统,以及设置轮椅暂存和租借处。
重点公共场所卫生间也有无障碍要求。例如,为公众办理业务与信访接待的办公、科研、司法建筑、医疗康复建筑、体育建筑宜在每组公共卫生间附近设置独立的家庭卫生间;商业服务建筑、文化建筑宜在每层主要的公共卫生间附近设置独立的家庭卫生间。
考虑社会迫切需求,《标准》还对有母婴使用的公共建筑提出了配置母婴室的要求;对医院住院部每个护理单元提出设置无障碍病房的规定,并给出无障碍病房的具体设置要求。